查看內容

鍛造鍛件時鋼錠與鋼坯的加熱

  鋼料鍛造前的加熱是鍛壓生產中的重要環節。合理確定熱規范,不僅能防止加熱裂紋、過燒等缺陷,而且對改善鍛造過程、提高鍛件的組織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
  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加熱要點。
 
  1.鍛造溫度范圍
 
  確定鍛造溫度范圍主要按化學成分,而合理的鍛壓溫度還應考慮工廠具體的生產條件(如:鋼錠冶金質量,加熱設備性能,鍛后熱處理技術等),鍛件技術要求與大型鍛造特點。重要的特殊鍛件往往要求專門的加熱制度。
 
  2.冷錠加熱
 
  表面溫度為室溫的鋼錠,稱為冷錠,其塑性低,當加熱速度超過允許值時,容易產生裂紋。
 
  對于組織結構復雜,殘余應力大的大型合金鋼錠,應降低裝爐溫度,限速加熱,以允許的加熱速度升溫,并在500~600℃或750~850℃階段保溫,以防脆性開裂。但進入塑性狀態后,則可按加熱爐最大升溫速度加熱至鍛造溫度。
 
  3.熱鋼錠加熱
 
  表面溫度高于550~600℃的鋼錠,稱為熱鋼錠。熱鋼錠處于高溫、高塑性狀態,可以高溫裝爐,快速加熱。
 
  熱鋼錠由煉鋼、鑄錠后,熱送至加熱爐,加熱時間短、節約能源、加熱質量高,應盡量采用。
 
  對于表面溫度在450~550℃的鋼錠,應先裝入650~750℃的爐中均熱后,方能按熱鋼錠加熱。
 
  4.嚴禁冷、熱鋼錠同爐加熱
 
  對不同鋼號、不同規格的鋼錠同爐加熱時,裝爐溫度、升溫速度應按較低者,保溫時間按較長者。要求始鍛溫度低,保溫時間短者可先出爐鍛造。
 

 
  5.高溫保溫時間
 
  無論冷錠、熱錠加熱至鍛造溫度后,都應保溫一定的時間,以達到均勻、熱透、高溫擴散的目的。
 
  高溫擴散加熱可以清除或減少鋼錠中的微觀偏析,均勻化學成分,擴散雜質分布,提高鋼的塑性,因而轉子鍛件在鍛造壓實前實行高溫擴散,有利于鋼錠內部孔隙性缺陷壓實,焊合,修復。
 
  對于無特殊要求且不允許在高溫下長時間保溫的鋼種,若超過最大保溫時間仍不能出爐鍛造者,爐溫應降至850~750℃。

 
  6.加熱溫度
 
  鋼料最高加熱溫度,應考慮鋼錠鑄態結晶組織的過熱傾向比同鋼號鋼坯小,而某些過熱敏感的鋼坯比同鋼號鋼錠大的情況。
 
  鍛件局部已接近成品尺寸時,重復加熱的溫度,應按剩余鍛造比(K)確定,當K≥1.5時,可加熱至鍛造溫度。當K<1.5時,則應降低加熱溫度(如1050℃料溫)。若鍛后熱處理可矯正鍛件粗晶組織,也可不考慮工序鍛比對加熱溫度的影響。
 
  爐溫應比料溫高30~50℃。
 
  隨著鋼錠冶金質量的提高和鍛壓、熱處理技術的進步,大鍛件加熱工藝的發展趨勢是提高加熱溫度,擴大鍛造溫度范圍,縮短加熱時間,節約燃料消耗,提高生產效率,因而,現用加熱制度,要隨科技的進步和生產水平的提高而不斷進行調整與修訂。

我們只做好鍛件 大型鍛件www.www.aiqingqv.com

關注山西中重重工

想了解更多鍛件資訊,請關注山西中重重工,文章轉載需注明!

分享:
国产精品久久av